转载自“河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公众号
1月14日下午,河北工业大学第一届“学创杯”创新创业训练营闭幕式成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李世杰,教师赵晓宏、王伟、马珊珊,第五届创新创业精英班全体成员、第七届创业协会全体成员、工运先锋全体成员等120名同学以线上方式参加本次闭幕式。
“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于2021年纳入高校国家竞赛目录,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负责此项竞赛的校内培训和组织工作。为此,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于寒假组织为期两周的第一届“学创杯”训练营,邀请第四届创新创业精英班学员、2021年“学创杯”国家二等奖获得者李雨傲、范天洋、俱子怡团队作为教练,指导训练营学员于第一周进行培训和实战模拟演练,第二周举办两场正式比赛。
根据两场比赛成绩加总评定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3组。获奖名单如下:
教练范天洋同学对训练营的报名、培训、比赛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总结。训练营虽然是线上的方式,但是同学们认真参与了所有环节,在课下主动加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创杯”竞赛能够完整的模拟创业的过程,商业链条完整,竞争氛围浓厚,对我们工科院校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训练,希望此次训练营不但让大家增长了才干,而且能够对大家将来的职业规划带来帮助,将来有信心、有意愿走上创业的道路。
李世杰老师首先对全体训练营学员结业表示祝贺,并表扬了获奖团队,希望全体学员能够继续加强训练,在将来的校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省赛并努力为学校争得荣誉。其次,他对教练团队表示感谢,教练团队设计和实施了训练营的全过程,展现了精英班学员的实力,希望第五届精英班学员能够以他们为榜样,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大学生。最后,李世杰老师希望所有学员通过此次训练营能够认识不一样的自己,通过创业综合能力训练激发同学们的创业意识,埋下创业的种子,在未来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或者商业领袖。
训练营学员访谈
一等奖获得者:梁朝辉,唐歌,李子墨
第一届“学创杯”训练营结束了。回想起在训练营中的半个月学习生活,点点滴滴都是宝贵的经历。从不知道这个比赛概念,到可以在班级中较好的完成比赛,这一切都是老师学长们的悉心指导,让我们知道了经营一个公司大概需要哪些步骤,需要怎样去衡量每一项指标,如何去知己知彼做出自己的判断创新,让我们第一次可以这么近距离地去接触“创业”。这一切的基础,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词——态度。最后,还是非常感激学校以及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精英班张泽宇
如今,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在这充实的两周里,在老师以及学长学姐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创新创业精英班的同学,学会并能熟练地掌握了学创杯这个软件,随着对现实创业的模拟练习的步步加深,让我越过了关于创业心理上的恐慌;随着一次次盈利或者亏损,让我懂得了创业路上的艰辛以及执着不放弃的坚持;随着比赛的顺利进行,又让我体会到了“创业”独有的的欢乐。通过这次培训提升了思维,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大局意识,最后感谢老师以及学长学姐对我们的指导和鼓励。
精英班张朴惠
我十分开心能参与“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模拟的训练,这一过程中,三人自由结组,通过创业之星这一软件进行操作。整个训练过程中,我们共进行了三次实操培训和两次模拟比赛,通过训练次数的增加,我们对比赛流程越发熟悉,因此完成每个季度任务的时间也逐渐缩减。“学创杯”这一活动,让我身临其境作为公司的运营者,考虑各方面因素来提高自己公司的综合分数,它让我们参与者体验到团队协作乐趣的同时,也初步了解了创业的不易之处。
精英班王梅东
这次寒假参加的学创杯培训,既充实了我们的寒假生活,又使我们收获了很了多东西。从刚开始时的对照学习方案一步步走,到后来自已尝试组合,摸索自己的打法。我们体会到了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成就感,同时这次学创杯训练也提高了我们统筹规划的能力。我认识到一个公司的运营,在制定策略和方案实行上,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锻炼提升自我,感谢老师和学长学姐的辛苦付出。
工运新烽韩可瑶
在学创杯企业模拟经营的游戏中,我们体验了企业建成之后的经营,先银行贷款、研发产品、把企业的硬件备齐,再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等等。然而实际操作并非容易,步步牵连,想要运筹帷幄只能非常认真并且努力。在这场模拟的竞争让我明白,当下的每一步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定要提升能力减少失误;如果想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样需要不断精进各方面的能力。